(资料图)
夏日湿地,风光如画。在武清区大黄堡湿地实验区内的,中化现代农业MAP项目现场,农艺师们正分散在田间各自点位,开展田间智慧管理工作,因地制宜探索“良种+良法”。
“我们现在所处的这片农田已经实现了水肥一体化智慧灌溉,通过在手机app上进行操作就可以按预设适时、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,实时监测,精准灌溉,方便环保。近期我们正在优化田间智慧管理方案,准备在后续的活动中为农户进行详细讲解。”农艺师刘志刚介绍说。
目前,中化现代农业MAP(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,即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)项目的千亩示范农场已完成“津育粳22”“天隆优619”等优质水稻插秧,实施了9个春玉米、8个夏玉米品种筛选的播种工作,启动50亩水肥一体化高产种植模式及“高粱+黑麦草”新轮作模式的试验示范。同时,占地1000平方米,集培训、洽谈、仓储、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MAP技术服务中心正在进行内部装修。
项目全部建成后,将依托千亩示范农场和MAP技术服务中心,定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种植观摩等活动,吸引种植大户进入“MAP+生态圈”,逐步将全镇2万亩耕地纳入“从种到销”的全产业链体系,助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、乡村振兴提质提速。
中化现代农业MAP项目由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投资,借助央企技术服务平台和大黄堡湿地生态优势,采取数字化、智能化、标准化手段,深耕数字土壤、GIS遥感、精准气象、精准种植、智能物联等核心能力建设,开展先进技术应用推广和生产托管服务,打造基于作物全生育期的“监测—诊断—处方”数字化服务体系,建设贯穿农业“产前—产中—产后”全过程的数字农业生态产品矩阵,为种植者、现代农业服务提供商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高效、便捷的数字化工具与服务,努力实现“为消费者种出好品质、为种植者卖出好价钱、为产业链集好大数据”。
大黄堡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杨振东说:“建在身边的智慧农场,让乡亲们端牢了粮食饭碗。通过与中化MAP合作,我们可以统合各类资源和要素,为农户提供从种到销的全程解决方案和一体化服务。我们将持续围绕市委市政府‘十项行动’和区委‘3+1+1’工作思路要求,将农业技术在基层实现更有效的推广,帮农户打通销售渠道,种出好品质,卖出好价钱,真切实现提质增收,走稳走实乡村振兴之路。”
智慧农场,制胜未来。广袤的雍阳大地上,由人力种植向智慧种植,已成大势所趋,武清智慧农业的名片愈发闪亮,农民的笑靥也格外明朗。
X 关闭
2月7日,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...
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(记者吴长锋)8日...
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...
2月8日,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...
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(记者张佳星)记...
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(记者王连香)记者...
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(记者张梦然)据...
科技日报讯 (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...
2月2日,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。刘...
“前方道路遭‘敌’破坏,车辆无法通过。...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北方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